广东南澳沉船揭开“克拉克瓷”之谜一
发表时间:2015/11/5 8:59:21
来源:网站
浏览量:499
●广东所处的南海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专家预测,有不少于2000艘古代沉船深埋其中。
●在文物收藏界,历来有“一船十墓”的说法,一艘长30米、宽10米的普通商船,仅瓷器就能装载10万件以上。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杨国桢教授表示,中国的宁波、张家港、泉州、广州、福州等历史上繁忙的贸易港口周围,亦可能分布大量古沉船。学术界猜测,宋元时期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可能共沉没了约10万艘的货船。
●记者从省考古所获悉,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首次将水下考古纳入其中。希望这些古老的沉船,连带它们身上镌刻着商贸秘密,终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南海:寻宝者的狂欢之地
中国南海拥有不可估量的水下考古资源。首先发现这个巨大宝藏的人,却是一个“老外”。
他叫迈克尔·哈彻,一个黄头发的英国“职业捞宝人”。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他就在全世界范围从事打捞沉船的行当。1985年,他在南中国海打捞出一艘1752年沉没的商船。此船装有25万件中国古瓷和金银物品,在公海藏匿一年之后,按国际公约“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规定,交由嘉士德拍卖行在阿姆斯特丹拍卖,所有文物最终的交易总额高达3700万荷兰盾(约2000万美元)。
资深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曾经见过哈彻本人,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南海沉船的分布情况比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要熟悉。”1985年,耿宝昌和另一专家冯先铭受中国文物局的委派,携3万美元远赴阿姆斯特丹嘉士德拍卖行,本来是想从哈彻手里买一些南海沉船的瓷器回来研究,却甚至没有获得一次举牌的机会:“多数拍品的售价都在预估的10倍左右,3万美元毫无竞争力,我们愣是看了3天。”
这显然给中国考古界以巨大的刺激。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在1987年应运而生,中国人立志自己打捞自己的海下宝藏。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