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明城墙建毁之谜
发表时间:2015/11/5 8:59:21
来源:网络
浏览量:450
大同明城墙建毁之谜 “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说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谜团和传说。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考证的张晓东,经过研究,近日在“平城讲坛”对大同明城墙修筑年代等历史上悬而未决的谜团提出自己的看法。
明大同城始建于何年?
明大同城墙究竟是何年开始修筑的?何年完成的?是建在哪个朝代城墙的遗址上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
早在道光十年(1830年)黎中铺撰写的《大同县志》(许殿玺校注)卷五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长十三里,高四丈二,址砌以砖,墙以砖。门四: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各门建楼,角楼四望楼五十有四,窝铺九十有六。”
在1997年5月《大同晚报》刊登的《大同发现北魏明堂辟雍遗址,历史名城不再“有名无城》”一文中,当时的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畅耕先生推断,北魏平城的位置就是现存明代城墙所在方位。这一推断在考古调查中得到了初步证实,现存明代城墙北、东、西三面的里圈均发现北魏的夯筑城墙。
2008年8月15日《大同日报》刊登了日本工学博士村田治郎在昭和16年(1942年)1月13日撰写的《晋北大同城及其门楼》,认为大同古城应是洪武六年(1373年)以后建成的。
大同明城墙建毁之谜 洪武五年可能是规划或者是开工的时间。笔者在东门、西门上发现了很多刻有洪武六年字样的砖。可以推定,城墙的完成时间应是在洪武六年(1373年)或者是翌年(1374年),总的来说是洪武六年以后,不可能在此之前。
就大同明城墙建于何年的争议,我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姚斌先生介绍说,明大同城墙是洪武五年开始大规模修筑的,完成修筑的时间可能需要10多年,现发现城砖大多数是洪武五年的。大同城墙最初是北魏时期修筑的土城墙,后来辽、金、元只是进行了补修。明朝是在北魏土城墙原址上修筑,并在外砌砖。
我市文化学者赵忠格收集到的明代城砖中有洪武三年、四年、伍年、六年、八年等字样,且这些城砖上的铭文字迹清楚。他说,在砌砖时每砌到十三行时,就要砌一行刻有铭文的砖,并用丁砖字面朝下(丁砖是瓦工的砌砖术语)以起到砖与砖拉锁的作用。城砖上刻有铭文是一种责任制的标志,如果哪一段城墙质量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在丁砖部位找到烧制城砖的窑主和单位,同时铭文砖也记载着修筑城墙的年代。
有城砖铭文和多处北魏城墙遗址佐证,可以证明大同明城墙是建在北魏城墙的遗址上。其二,城墙建筑的开工时间应是“洪武三年”(1370年),完工时间应是“洪武八年”(1375年)以后。“洪武五年十二月是月……筑大同城”(《明太祖实录》卷七七页六,《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上册第八页)。这一说法在我市文化学者赵忠格先生收藏的一块明大同城砖上得到佐证。这块城砖上的铭文字迹清晰可辩,首行是“洪武四年二月日”,尾行是“右卫左所肆”,并且小写“四”和大写“肆”同时出现在一块城砖上。这给笔者研究明大同城墙建筑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所记载:“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耿忠言和“洪武五年十二月”的时间间隔近两年。只有赵忠格先生提供的那块曾用过的“洪武四年二月”城砖上的铭文时间与《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中的“洪武四年二月”相吻合。
由此可见,明大同城的筑城时间最早年代不晚于“洪武四年”(1371年)。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