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足迹----陕西延安
发表时间:2016/9/21 15:31:35
来源:网络
浏览量:1250
舍友是浙江人,要毕业了,想去看看黄土高原,我欣然决定和她结伴走一走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这条线路。
在同学们都乘着专列去陕南看油菜花时,我们乘上了去陕北的大巴。
车窗上的雾气散尽时,窗外已经是另一番景致了,连绵的黄土坡上覆盖着枯槁的野草,山桃花树星星点点地洒落其中。不像关中平原那些蕴含着水汽、清香美好的桃花,这里的桃花干巴巴的,点缀在布满枯树枯草的山上。但是它们仍在盛开,不管有无人来欣赏,不管有或无所获。
车子很快载着各有所思的我们到了黄陵,导游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停止了思考,期待满满地走下车去。黄帝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生长了千百年的巨柏。整座山上除了这些柏树,竟没有其他任何树种了。柏树的叶子落在地上,积累了厚厚一层,踩上去绵软舒适,这些凋零的叶子覆盖着的,仿佛不是黄土,而是历史的机关,一脚踩下去,看到了盘古开天辟地,再一脚踩下去,看到了女娲补天造人,这一步步走着,炎黄二帝大战蚩尤、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娥皇女英泪洒竹林,便一一浮现在眼前了。
对壶口瀑布本来没有什么期待,因为之前去的瀑布都没有让我觉得震撼,于是便从心里开始蔑视瀑布这一自然景观。一入景区,黄河就用它的咆哮声击垮了我的蔑视,往近处走去,声音越来越震耳欲聋,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黄河宽广的河面,似乎没有两面高山的阻挡,便可以延伸到天的尽头,浑浊的河水在岩石上激荡起白白的水花,而壶口龙巢,就像是平整河面上的一个缺口,这满河之水都悄无声息地从那里漏了下去,顷刻之间就咆哮成中华民族的精魂。沿着台阶往下走,周身渐渐被升腾的水雾围绕,这充满土腥味的水雾引着我来到壶口瀑布面前,我在那泛黄的水雾中,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兵车战马,看到了汉武帝征战匈奴的铮铮铁骑,看到了成吉思汗雨点般的箭头,看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日的决绝身影,看到了攀登岷山千里雪的红军战士……这万千图像在壶口瀑布前交融着缠绕着升腾着,忽然回过神,瀑布上方架起了一道淡淡的彩虹,将这万千气象聚集在彩虹之下,聚集在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中,亘古不变、仪态万方地向前咆哮而去。
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黄河边的一个宾馆里,我们住一楼,窗外就是黄河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第二天早晨四点四十起床,五点半准时出发去延安。一路上半睡半醒,被盘山路摇得骨头都要散架了,这一身几近散架的骨头被导游一声“南泥湾到了”给拼接起来。走下车,延安的空气冷冽、清新,车里的人都围着那个写着南泥湾字样的石碑拍照留念,我独自向四周望望,早春三月,已经是遍地绿芽漫山桃李的时节,这里却仍然只有无穷无尽的黄土和毫无生机的野草,可正是这么一方看似贫瘠的土地,给当年那些南方士兵带来大米,给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港湾。
在南泥湾短暂停留后,大巴车开始向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延安行进,车上的老人们精神抖擞,兴奋异常。我们在延安主要参观了杨家岭和枣园两个革命旧址,两个地方都是当时中央领导人住宿和办公的地方。走进杨家岭周总理住的窑洞时,人很少,总理仿佛就坐在那张旧桌子前看书,看累了便抬起头,眼神若有所思,不知是在想延安的战事,还是在想东南后方浴血坚持的陈毅将军。枣园比杨家岭别致一些,院子里有很多遒劲沧桑的树,它们目睹了这世间沧桑巨变,本来最有资格对这一切评头论足,却成了声嘶力竭的导游和吵吵嚷嚷的游客中最安静的存在。
一路走来,对这片黄土地倒有些恋恋不舍了。于是回来的路上,一直贪婪地望着车窗外,黄土高原顺着我的意愿绵延不绝。黄土山上那些没有野草覆盖的地方,赤裸裸地宣告着它的干燥和贫瘠,挣扎着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看上去有些孤独,又有些狰狞。一种不知名的树长在山间,树枝密实泛白,像是老人沧桑杂乱的头发,它们对着天空生长,像是在乞求,又像在嘲笑——乞求老天爷下点雨滋润滋润这片黄土地;嘲笑老天爷以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岂不知只要有扎根的这片黄土地,它们就能生存下去。
车高速行驶着,黄土高原也飞快地从车窗外溜走,眼前冒出了一片绿油油的泛着黄星的油菜花,这即将开放的油菜花伴着我们走出黄土高原,走进平原,与黄土高原上的那个世界一样,也是个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