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日军侵华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
1概述
东宁要塞位于牡丹江边境小城东宁县境内,是侵华日军为防御前苏联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筑垒。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0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是沿中苏、中蒙边境17个日军要塞中综合规模最大的军事要塞,被日本关东军自称为“国境一级阵地”、“北满永久要塞”、“东方的马奇诺防线”。1933年1月,日军侵入东宁后,按着既定的侵占东北亚计划,开始把东宁变成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军事设施有大肚川兵工厂1个,各类仓库400多个,陆军医院4个,发电厂1座,军事机场10个,铁路400多公里,军用公路1957公里,地下军事要塞10多处,其中有胜洪山要塞、勋山要塞、三角山要塞、麻达山要塞、409高地、朝日山要塞、出丸山要塞、北天山塞等。每处地下要塞的设施都比较齐全,有升降井、各种兵室、防毒门、炮室、指挥所、通气孔、灶事间、仓库、包带所等,多处房间和甬道均用水泥被覆。这些筑垒地域都是沿面对苏联的山脉走向构筑,有的相当庞大,分上、中、下、三层,最深处达80多米。地上地下交通通道山连山、洞连洞,蜿蜒曲折,有的接通到地面部队集结的营地。这些筑垒地域四通八达,对内可巩固对东北的统治,对外则可进攻苏联。军事筑垒间由专用的军用铁路和公路连接,使满洲的各个军事筑垒地域联为一体,是二战史上最大、最长和最后被摧毁的日本侵略战争的军事防线。
勋山要塞是东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依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总占地23.6万平方米,主甬道已清理出1 163延长米,房间446平方米,工事内有指挥所等大小房间21处,有兵室、弹药库、水池、泵房等,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最大房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东宁要塞是二战的历史遗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也是侵华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铁证。同时,也是最大集中埋葬中国劳工的场所。东宁要塞已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2地理位置
东宁要塞位于东宁境内,是侵华日军为防御前苏联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筑垒,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0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有飞机场11个,永久性工事400多处,野战炮阵地45处。现已发现的地下军事要塞有勋山、朝日山、胜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天山等。其中勋山地下军事要塞,占地5万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山势险峻,地势开阔,隐蔽性强,是兵家必争之地。日伪时期,东宁曾屯驻日本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17万中国劳工的冤魂长眠在这里。国家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为东宁要塞题词,“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3时代背景
日军豪赌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日本关东军驻奉天(沈阳)铁路守备队,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部分铁路,并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张学良的军部北大营。此时张学良与其夫人正在北平前门外中和戏院,观看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宇宙锋》(张患有伤寒并长期吸毒,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由于是周末,留守北大营的最高指挥官,是东北军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上校。赵镇藩在枪炮声中,向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请示应急办法。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一起将情况急报张学良。张获电后判断“日本政府会控制关东军”,“不想扩大事态”,而遵照蒋介石9月12日在石家庄“只有提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和“一律不抵抗”的指示,复电荣臻:“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荣臻随即下达了令守军放弃抵抗的命令。就这样,北大营6800名守军,被500多名日军击溃。东北军死320人,日军仅死2人伤22人。
1931年9月19日凌晨6时30分,北大营陷落、奉天城陷落。就在蒋介石和张学良幻想妥协求和之时。在旅顺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占各地的命令;并联系朝鲜驻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请其增兵援助。至上午10时,日本关东军在未遇顽强抵抗的情况下,仅用12个小时,就先后占领了沈阳、丹东、营口、抚顺、海城、辽阳、本溪、四平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次日长春陷落,东北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于21日率部投敌。辽宁、吉林两省由此陷入敌手。10月初,关东军开始进攻黑龙江省,部分守军投敌。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率部1万余人奋起抵抗,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至1932年1月3日,攻陷锦州。2月5日哈尔滨陷落。至此,日军仅用四个月零18天,就占领了东北三省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相当于日本本土总面积的3倍。
这是日本关东军的一场豪赌。当时东北地区共有20多万中国军队,计17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1个步兵师,分驻于4省1区,此外平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主力部队,可以迅速回师增援。事变当夜驻扎北大营的东北军独立第七旅,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劲旅。而东三省的日本军队只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6个守备大队共1.04万人,以及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共2.34万人。能迅速支援的日军也只有驻朝鲜的2个师团,共3万人。因此中方在兵力方面占绝对优势。在武器装备方面,由于东北军放弃抵抗,仅沈阳一地丢失在兵工厂和仓库中的武器,就有飞机260架,重炮、野战炮250门,炮弹10万发;迫击炮600门,炮弹40万发;步枪15万支,子弹300万发。日军其后进攻黑龙江省马占山部时使用的法国雷诺坦克,竟然就就是在沈阳缴获的。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日军使用的部分飞机,也是从东北军手里缴获的。
如果这些武器用于对日作战,在日本本土大举增兵之前的1-2个月内,东北军在火力上可以完全压倒关东军及其援军。此外918事变前,东北军将领黄显声,还秘密把20万支枪分散到各县,为后来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准备了大量的武器。那为何还是这种结局?回到918事变当日,东北军主帅张学良在北京看戏,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正在永绥号军舰上,由南京赶往江西,指挥30万重兵对红军根据地行第三次围剿。秉持蒋主席“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东北军坚决执行了不抵抗命令,最终将千里江山拱手送人。在蒋介石政府的默许下,15万东北军陆续撤入山海关内(另有5万投降),5万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横扫东北战场。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全国愤怒,爱国学生捣毁了南京政府的外交部,外交部长王正廷遭到痛打。上海80万工人派代表至南京请愿。其间各省省会及大城市的工人、学生,相继举行了抗日游行示威,但遭政府极力阻止。1931年10月5日,广州军警向请愿的学生与民众开枪射击,死亡10余人。12月1日,南京打伤抗日游行民众30多人、逮捕180余人。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国民政府,让民众失望之极。
犯上作乱
而关东军大肆入侵中国东北,源于日本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渐趋平和。1921年华盛顿九国会议后,日本根据《九国公约》《海军协定》等条约,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军费为7.3亿日元,1930年裁减到5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日本陆军所得经费,仅为原定预算的十之二三。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陆军关闭了约四分之一的兵工厂,并大量裁员。以生产火炮和炮弹的大阪火炮工厂为例,职工由1.5万人裁减至2500人,裁减了六分之五,武器产量跌落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大规模裁军严重冲击了军人阶层的利益。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打仗以外他们一无所长,裁军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军人们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急于通过战争,争取自己的利益。
关东军组建于1919年,前身为南满铁路守备队,因驻扎在中国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九一八事变主要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少壮派军官——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等人擅自策划,连日本军部也并未完全清楚整个计划。事变发生时,由于关东军只有2万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便向日本驻朝鲜军团请求增援。当关东军进展迅速,日本在朝鲜的驻军也开始向中国东北运动时,日本军部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首相若槻礼次郎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朝鲜驻军司令林铣十郎中将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十郎听从首相和军部的命令,九一八事变就会夭折,但不幸的是林铣十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断然派出3万多朝鲜驻军增援关东军,使日军实力大增。事发后,蒋介石政府放弃军事抵抗,妄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东三省问题,便于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若槻内阁也不赞成关东军扩大东三省事态。9月25日,日本代表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都支持立刻撤军,但关东军司令部却根本不理会上面的指示,使出了“下克上”的手法,反而在1931年10月18日又向在锦州的张学良军队发动猛攻。此时在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曾找关东军的高层交涉,试图解释政府希望和平解决的方针,但关东军的军官竟然拔出军刀来威胁说:“你是不是想要干涉我们的事?”。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931年12月11日,若槻内阁倒台,犬养毅新内阁成立。由于犬养毅是孙中山的密友,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而且和国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所以他打算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12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国民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泄露(据说是电报被军方截获),这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
1932年3月1日,在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溥仪被扶植上台。而与此同时,犬养毅当政的日本内阁竟然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这更激怒了日本右翼分子。1932年5月15日傍晚,十余名海军青年将校和陆军士官见习生强行闯入首相官邸,枪杀犬养毅,史称五一五事件。犬养毅死后,日本文职内阁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权,使日本失去控制从而走向自爆的军国主义道路。犬养毅并不是第一位死在枪下的日本首相。由于日本的财政能力无法满足军阀侵略扩张的野心,造成军方和政府的矛盾激化,不断发生倒阁、兵变和刺杀事件。1930年10月14日,日本首相滨口幸雄由于签署了《伦敦条约》,同意压缩海军军费,限制日本海军规模,因此被日本右翼份子开枪打伤,一年后因细菌感染而伤重不治。1936年日本皇道派军人发动的“2•26兵变”,藏相(财政部长)高桥是清因坚持削减军费,被作为“国贼”乱枪打死。在1930年到1937年间,日本共有2位首相和2位藏相被杀。
经济危机
政治动荡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危机。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强烈地震,波及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造成35万人伤亡,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高达65亿日元。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9.1亿美元巨额外债,对内发行13亿日元救济贷款,这才让日本经济逐渐摆脱萧条。然而祸不单行,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让日本经济坠入深渊。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狭小的国土和贫瘠的资源,让日本军政界再次萌生对外扩张的野心。日本急需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但此时的日本并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当时重工业只占其工业的38%,军费占财政支出28%。1931年日本军费为4.54亿日元,在17个常备陆军师团中,有些进行了缩编,仅有22万5千人;陆空军共有8个飞行联队即26个中队,有各种飞机约600架。陆军各兵工厂共生产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这甚至弥补不了一次大规模战役的消耗。因此日本军队连常备的现代化装备也难以实现。以致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对华战争中,日本关东军甚至在使用日俄战争时期的老式火炮。
然而中国军队在九一八事变中放弃抵抗的行为,让日军轻易实现了扩张野心。从中国东北获取的巨量财富、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倾销市场,帮助日本摆脱了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完成了向军国主义道路转变,为日后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做好了准备。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强化经济垄断,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单,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还投资10多亿日元改组扩建国营军事工业,使军工产能成倍增长。从1931年到1937年,日本军费增长了7倍,达到32.7亿日元,步枪生产增长了10.8倍,机枪增长了3.2倍,火炮增长4.3倍,飞机增长2.8倍,坦克增长38.9倍,汽车增长20倍。(此时国民党政府在干什么呢?)
日本经济向军事化转变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而中国东北地区,成了日本获取煤铁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商品倾销的理想市场。据统计,从1932年到1944年期间,日本共从中国东北掠走煤炭2.23亿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从1940年至1944年,关东军从东北农民手中强征粮食3600万吨,其中1130万吨运回日本。在掠夺资源的同时,日本更加疯狂的掠取劳工,以弥补其捉襟见肘的劳动力资源,到1944年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强征的劳工已达300万人,其中被虐待致死的约占29%(战后仅在东北地区日本工矿企业及军事基地附近发现的万人坑中,就有50-60万具劳工遗骸。)。这些劳工都被送到工矿企业或修筑秘密工程,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节省下来的大量日本劳动力则训练成士兵。
可以说,如果中国军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能够奋起抵抗,消耗日本有限的国力,使其无法夺取东三省的煤铁资源,日本就没有能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即使日本从华东方向侵略中国,它仍然无法夺取足够的资源用于维持战争。关东军在东三省的这次豪赌赌赢了,却也让中国和日本帝国,同时滑向了灭亡的深渊。
重要性
东宁要塞群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吉林省珲春相邻。东宁要塞群是当年侵华日军为进攻和防御前苏联而修筑,它的主阵地始建于1934年2月,主体工事1937年末完成,配套、扩建和附属工程到战败时也未完工。东宁要塞群南起大肚川的甘河子,北至十八盘山的绥芬河界,正面宽约93公里,东起三岔口的麻达山,西至老黑山的炮弹沟,纵深50多公里。三个主阵地分别设在瑚布图河以西的胜哄山地区、绥芬河以北的庙沟地区、南天门以东的北天山地区,要塞均设在边界前沿3—5公里,海拔高度在230到500米之间,每个主阵由3个地下要塞和数百个地面永备工事组成,如胜哄山主阵地由胜哄山地下要塞、朝日山地下要塞、勋山地下要塞组成,庙沟主阵地由麻达山地下要塞、三角山地下要塞、409高地地下要塞组成,北天山主阵地由北天山地下要塞、南天山地下要塞、眼镜山和要山地面永备工事组成。这些主阵地共配备240毫米火炮10门、300毫米的火炮8门,各自都形成了交叉火力网。阵地前沿设有反坦克壕,阵地之间战壕和交通壕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地下要塞与地下要塞之间的平川地带,设置了多道反坦克壕和梯次形的永备工事,重要的交通要道设置了碉堡。火器和兵力从前沿开始梯次配置。一线为地下要塞配有永备工事和永备大口径火炮发射阵地,二线为屯兵地和机动炮兵部队,三线是坦克装甲兵、骑兵和机动作战部队,四线是后勤补给分队。据不完全的统计,东宁要塞群内有永备火力发射点402处,土木质火力发射点511处,战斗指挥所111处,永久性掩蔽部100处,钢堡帽4处,火炮发射阵地79处,永备地下军火库79栋,露天炮弹仓库235个,野战短洞100多个,还建有10个军用飞机场,此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附属于军事的设施。3条铁路400多公里,8条公路800多公里,在万山丛中还修筑通往要塞和后方的作战警备路2000多公里。东宁要塞群堪称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据《日本关东军》一书记载:“东宁筑垒地域在全国最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17万中国劳工的冤魂长眠在这里。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为东宁要塞题词,“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4详细介绍
驻军
东宁要塞区内的驻军也是最多。当时一个小小的东宁县城,只有3.5万多人口,却进驻了13万日军在东宁要塞最多时驻有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守备队、两个国境守备联队,兵力达到13万之多。其中,第八师团驻绥阳镇,第十二师驻新城子沟,第三师团驻万鹿沟,132旅团国境守备队驻三岔口一带,两个国境守备联队驻在通往吉林的边境线上。其兵种也非常齐全,有步兵、骑兵、装甲兵、卫生兵、舟桥兵、航空兵、炮兵、汽车运输兵、工程兵等。
战略地位
东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与俄罗斯相邻。东距俄罗斯远东军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仅200多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下达了"关作命第五八九号"命令,确定在东北边境地区实施"筑城工程",同年6月,就开始修筑东宁要塞。
东宁要塞考察组已经发现了日军由10个地下要塞构成的南北核心主阵地两处,每个主阵地均由3个地下要塞构筑成三角形,其中每个地下要塞面积均在4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6万平方米。
改造
为了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东宁县城通往要塞的公路已经封道进行改造。驱车1个多小时后,几道屏障般的山梁出现在视野里,这些几百米高的山体下面就是当年日寇修筑的永久地下工事——东宁要塞。要塞最前沿的胜洪山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如今曾被战火烧红的山体,已经披满了绿色。
甬道
进入要塞如同进迷宫,一条条高1.8米、宽1.5米的甬道纵横交错,甬道的一侧都有排水沟,水泥地面还是非常平整。上下三层直至地面都能连通,甬道交叉的地方就是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勋山要塞管委会的吕主任介绍说,这一带都属于特等要塞,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比较坚固,可以防御300毫米口径大炮的轰击,对这一带边境的进攻和防守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劳工
吕主任介绍说,据当年参战的日本士兵中道园一郎回忆,修筑要塞的劳工来源一是战俘,二是从大街抓来的,三是用欺骗手段骗来的,四是当地的杂役。在罪证陈列室里有一张当时的招工传单,上面写着:“要想发财,急速快来!”并且许诺每人每天给3块大洋,但是只要进了要塞工地就很少有人能活着出来了。
吕主任说,“修筑要塞一直是秘密进行的,为防止机密泄露,劳工大多被折磨致死或被秘密杀害。除已知死亡的1万余人外,仍有16万劳工下落不明。”
采访
受访者:吕贵议,勋山要塞管委会主任
1945年8月9日,从凌晨1时开始,强大的苏联红军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全线向中国境内的日军发动进攻。苏联麦列茨科夫元帅统帅的远东第一方面军以3个多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机械化军组成的东路军主力,从苏联海参崴、双城子方向向牡丹江、吉林方向实施突击。多路攻击、快速前进的军事行动对占据中国东北地区的日军进行了分割行动,迫使日军防御体系支离破碎,各自为战。
由于苏军战前侦察情报工作不细,投入战斗仓促,加之对我国境内的地形不熟,日军防御地域隐蔽性强等原因,黑龙江东宁境内日军第132旅团第783大队近两千人得以隐蔽下来。
1945年8月11日,被当地人称为“张大胆”又略有点文化的张福忠到高丽庙子大营去捡战场上的破烂。他拿着一把破旧日军战刀到处挑来戳去,企图寻找值钱的东西。在一片废弃的建筑中,他一不小心挑开了一处日军伪装的枪眼兼通气孔,发现了一群手端刺刀枪的日本兵,吓得撒腿就跑,并向驻扎在石门子的苏军报告了这一情况。
1945年8月12日,苏军第一方面军后续集团军部队以及从老黑山追击日军的苏军某部,奉命围歼张福忠发现并报告的漏网日军要塞。苏军掌握情况后,第二天,又调来一个筑垒守备部队,1个炮兵旅,两个独立炮兵营配合一个师对要塞发动了进攻。苏军首先以强大的火箭炮群对日军阵地进行炮火打击,空军170多架次飞机的交替轰炸,使敌军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由于日军要塞工事坚固,苏联红军的火力打击几乎没发挥什么作用,又由于苏军过于轻敌,组织了数次攻击均未打进去。垂死挣扎的日军,依托坚固阵地进行拼死抵抗。一个堡垒被突破了,他们马上组织火力加人墙的方式又封住了口子。用已方战士尸体垒起的堑壕,黑血遍地,臭味满天。苏军攻击部队一波波冲上去,又一波波退下来。活着的人只有利用夜暗,抢回死去的战友的尸体。临时野战医院已超限度接收伤员,只得通过征集的数百名老百姓前送后运,没日没夜地忙活。仗打到第17天,苏军已阵亡1500多人,日军猫在洞子里还是死不投降。看来强攻解决不了大问题。
苏军上级决定从延边叫来投降的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劝降。通过三天的劝降,要塞内的日军才答应向苏军投降。投降的日军有800多人。
军用后勤
东宁要塞的军用后勤体系
为了准备侵苏战争,日军还在东宁要塞纵深处建立了庞大的后勤基地。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是火车中转站,运来的军用物资在这里集结,发往各军事要地
仓库
在车站附近的仓库就有上百个,仅装卸火车的劳工就有6000多人。据当时日军仓库的劳工贾满顺回忆:他开始是到万鹿沟的军用仓库,后调到大肚川仓库,每天在仓库里装卸东西,主要是炮弹和武器等军用物资。2732部队管弹药库,763部队管汽油库,203部队管粮食库,山下有个大榆树的地方就是粮库。南边有机械仓库,存的都是制造枪炮等武器的原材料,每天进来的货车有100多辆,仓库里有1000多人,粮食库有近万人,整个大肚川仓库有劳工15000来人。现能够查实的日军遗留下来的永备仓库和地下仓库有:大肚川军用仓库、赵风仁沟仓库、对头山仓库、老城子沟军用仓库、万鹿沟军用仓库、八里坪仓库共142个,和光村炮弹沟军用存货场一个,其中有军火库79个
水电系统
1940年,日军在神洞建发电厂一座,装有2500千瓦的发电机组2台,1944年发电,主要供兵营及铁路各站、煤矿用电。东宁地区设有6个供水站。其中:葫萝卜葳供水站供新城子沟、老城子沟兵营;泡子沿供水站供西缸窑132旅团;麻沟供水站供麻达山要塞;太阳升供水站供勋山要塞;矿山供水站供胜洪山要塞;绥阳供水站供柞木台子兵营。
野战医院
日军在东宁区域内共建有5处野战医院,即位于东宁镇南山下今橡胶厂所在地的“东宁第一陆军医院”(代号467部队);位于狼洞沟西南的东宁第二陆军医院(代号137部队);位于新城沟西,今水库附近东宁第三陆军医院(代号332部队);位于老黑山东北处的老黑山陆军医院(代号862部队);位于绥西以北绥西陆军医院。这五处医院,其中前三处陆军医院规模比较大。据日文书籍《满州第137部队志》记叙,全院共设有:内科、外科、和传染科、动物实验室、病理实验室、手术室、炊事房、兵舍、娱乐室、被服仓库、危险药品库等,有大病室13个、小病室14个。东宁区域内日军部队配备的马匹数量多,新城子沟的第12师团驻地、缸窑沟的132旅团司令部、绥西的第八师团驻地、东宁镇西大营929部队等都驻有骑兵部队。全县共有病马院4处:绥西病马院、东宁病马院、老黑山病马院、丰顺病马院(马魂碑附近)。此处病马院位于丰顺村以东马魂碑以北处,占地20000平方米,有4栋砖瓦结构房屋。
基础设施
日军在中苏边境共新增军用国防公路7000公里,改建8000公里,由国境第一线的军用公路、国境地带第二线的特殊道路和第三线的移民道路构成。还建有军用机场420多处,各种大型军用仓库500多个,足见其规模之大。随着驻军数量日渐增多,日军加紧对铁路运输建设,首先在1934年修筑了绥芬河至三岔口的轻便铁路,全长93公里,轨距0.762米,由28吨型机车牵引,可带四五节车皮。这条绥东线所经之地尽为人迹罕见的密林和层叠的山丘,在通过太平岭时不得不采取三个较大的“之”字形线路设计。它的开辟,解决了急需要向东宁地区运送大量的建筑材料,部队的调配,军需的供应等问题。1939年修筑的绥阳河西至东宁的绥宁铁路,全长91.1公里,设车站6个,信号场10个,轨距1.435米,年货运量约3万吨。由于该线通车,日本经营的“满洲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当时该线列车通过要塞地带时,必须将“百叶窗”放下来,不许乘客向外面观看,因为城子沟一带周围全是军事据点。从城子沟到东宁之间9.1公里之间的山丘上也有混凝土碉堡布置。1937-1940年修筑的汪清新兴至东宁的兴宁铁路,全长216.1公里。该路沿线当时是原始森林区,藤蔓缠绕,古木参天。铁路开通后,日军即开始砍伐木材。据伪满资料统计,1940年4月,汪老线(汪清至老黑山)各站发送木材8466立方米。经过几年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到1945年日军投降,铁路沿线森林已被砍伐殆尽,80%的木材被运往日本。
兵工厂
日军还在大肚川村西建立了一座兵工厂,能制造步枪、手枪、手榴弹、炮弹,有近千名工人
5世界大战
二战最后战场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天,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并不代表所有的战争都结束了,仍有人尚未摆脱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血腥的屠戮。这个喋血的地方,就是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东宁要塞。然而,日本关东军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动用17万劳工、苦心经营11年的“国境一级阵地”,竟然在1945年8月9日-28日,短短20天的时间里,就彻底崩溃了。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8月9日零时,150多万苏联红军、3400架飞机、5500辆坦克,在中国东北长达4000公里边境线上,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呈扇形同时对日军发起了攻击
苏军攻击
东宁要塞恰在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攻击目标之列。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要应对的是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这是关东军最精锐的部队,有十个步兵师团和一个步兵混成旅团,布防了三道防线,关东军的第一道防御地区就是各边界地区的军事要塞。东宁方向由39军和17军两个军从十八盘南侧、三岔口和亮子川三个方向进攻东宁。10日占领东宁后,其主力向老黑山方向进攻,留1个筑垒守备队、1个炮兵旅、2个独立炮兵营、2个航空兵师,围攻勋山、胜洪山要塞,3000多日本关东军凭借着地势险要的工事顽强抵抗。日军132旅团长鬼武五一在得知苏军进攻的情况后,命令部队要死守胜洪山、郭亮两个阵地。然而,就在鬼武五一的命令下达几个小时以后,苏军就突破了胜洪山阵地南部、郭亮阵地北部的防线。整个阵地上大约留下了苏军射出的2000发炮弹。这猛烈的炮火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制高点逐渐为苏军所控制。日军开始准备将主力部队撤退到大碱厂一带组织二线防御,由于事先没有充足的准备,大量战略物资的转移延缓了他们撤退的时间。
就在苏军进攻东宁的当晚,日军宣称为了防炮弹、防毒气,把全部劳工赶进各自工区,每隔一段堆满砂石,然后把各出入口炸塌5米多,用乱石将3000多名中国劳工活埋了,仅有在洞口的30余人合力扒开乱石,侥幸逃生。至于整个东宁要塞群到底还埋有多少苦难劳工的尸骨,可能永远是个谜。更为残忍的是日本妇女和孩子。这些妇孺被集中收容到一个弹药库里,这里没有水、没有粮食、也没有被褥,人们只能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残酷的战争将她们推到了死亡的边缘。为了效忠,同时也不让这些妇孺落到苏军的手里,日军开始对她们痛下毒手,将毒药灌进了她们的嘴里,除一名儿童生还外,其余全都死在了这个阴冷的弹药库里。这是一支丧心病狂的军队。
1945年8月13日20时,日军与苏军在阵地上展开了肉搏战,从山坡上的单人掩体到山顶的战壕,到处都堆满了双方的尸体。苏军逐个攻克了262个永备火力点、指挥所,22个钢筋混凝土发射点,但勋山和胜洪山要塞仍未攻下。胜洪山地下要塞是日军坚守的最后阵地。由于在开战的两天里,苏军向这里扔下了7000吨炮弹,山体表面被猛烈的炮火炸变了形,日军被迫全部躲入地下工事。此后,双方不断交火,日军凭借有利工事致使苏军伤亡惨重。8月15日,日军妄图最后一搏,将火炮转向正在进攻的苏军战车开火,而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火力点,苏军的炮弹落在日军阵地上,日军伤亡惨重。
1945年8月中旬,苏军的其他部队已经基本解放了中国东北,其先头部队也已进入朝鲜的核心地带,只有与胜洪山要塞相对峙的这个师始终还停留在中苏边界。直到8月26日,苏军命已被关押的关东军司令部的河野贞夫中佐前往要塞劝降。在斋藤部队长面前,前来劝降的河野贞夫中佐拿出了第三军的文件,沉重地说:“战争结束了,在8月15日这个日子里,天皇陛下,大日本帝国……令你们停止战争。”
1945年8月28日,在经过了20天的围困后,日军终于走出掩体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宁要塞画上了句号。胜洪山要塞战斗,日本守军共1200多人,战死者、失踪者达300多人,投降901人,苏军牺牲兵力超过一个大队的人数。战后,苏军组织当地500名青年协助清理战场,仅掩埋双方战死者尸体就进行了10余天。
苏联红军进军东北,仅用20天时间,就彻底消灭了横行中国长达26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共击毙日军8.37万人,俘虏包括148名将级官佐在内的59.4万人。从9月初开始,他们被陆续运往西伯利亚各地的战俘收容所,为苏联人服苦役。直至11年后,1956年日苏两国政府恢复关系正常化的《日苏联合宣言》签定为止陆续回国。期间共有62068人在苏联各个劳改营服苦役中死亡。
战后由于担心要塞里仍有日军,苏军对中国东北各日军要塞实施了大规模的爆破封闭,还有很多坑道没有打开。这些深深楔入中国土地的战争废墟,堆垒着太多人性的丑恶和恐怖。更承载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悲伤、耻辱与抗争。
日军元凶结局
石原莞尔——九一八事变主谋,没有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战犯,而是作为证人出庭。1949年8月15日,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板垣征四郎——九一八事变主谋,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甲级战犯,1948年东京审判被绞死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终年63岁。
土肥原贤二——九一八事变主谋,第1总军司令官,甲级战犯,迫使蒋介石掘开黄河花园口,导致89万人死亡。1948年东京审判被绞死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终年65岁。
冈村宁次——侵华日军总司令,三光政策造成约270万平民死亡。1949年2月,上海军事法庭经蒋介石集团授意,宣布其无罪释放,后继续协助国民党进行反共活动,1966年死于东京,终年82岁。
畑俊六——侵华日军总司令,甲级战犯,是欠人中国人民血债最多的日本大将之一,1944年6月获元帅称号。于1948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判处无期徒刑,6年后假释出狱,1962年猝死,终年82岁。
南次郎——关东军司令、朝鲜总督、甲级战犯,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6年后假释出狱,次年病死,终年81岁。
杉山元——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策划者,1943年获元帅称号,1945年畏罪自杀,终年65岁。
本庄繁——关东军司令、甲级战犯,主持九一八事变,炮制伪满洲国,1945年畏罪自杀,终年69岁。
阿南惟几——关东军司令,在山西、长沙、宜昌大量使用毒气弹,1945年因拒绝投降而自杀,终年58岁。
中岛今朝吾——关东军第四军司令宫,第16师团长,南京大屠杀罪魁元凶,参与最著名的几次万人以上大屠杀,包括燕子矶、草鞋峡、鱼雷营、江东门屠杀,1945年病死,终年64岁。
朝香宫鸠彦王——上海派遣军司令,南京大屠杀元凶,命令杀掉全部战俘,因是日本皇族,逃过战后审判,死于1981年,终年94岁。
闲院宫载仁亲王——陆军参谋总长,元帅陆军大将,日本皇族,侵华战争罪魁之一,1945年病死,享国葬,终年80岁。
梨本宫守正王——元帅陆军大将,日本皇族,甲级战犯,唯一受审的皇族成员,其实是个替罪羊,由于美国的皇族保护政策,很快释放,死于1951年,终年77岁。
东久迩稔彦王——第2军司令,日本皇族,参与武汉会战,1945年任日本首相,逃过战争审判,死于1990年,终年103岁。
柳川平助——第10军司令,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元凶,所率部队烧杀成性,1945年死于心脏病,终年66岁。
梅津美治郎——关东军司令、日军参谋总长,侵华战争罪魁之一,甲级战犯,1949年因癌症死于东京巢鸭监狱,终年67岁。
武藤章——陆军军务局局长,南京大屠杀、苏门答腊大屠杀、马尼拉大屠杀主谋,1948年东京审判被绞死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终年56岁。
本间雅晴——27师团长,台湾派遣军司令,南方军总司令,甲级战犯,涉及巴丹死亡行军、马尼拉大屠杀,1946年在马尼拉枪决,终年59岁。
山下奉文——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南方军总司令,甲级战犯,策动华北大扫荡、新加坡大屠杀,1946年在马尼拉被处以绞刑,终年61岁。
辻政信——诺门坎事件、上海事变策划者;攻占新加坡以后,参与屠杀数万华侨。此人竟然被国民党军统特务从泰国救回,助其反共,1948年放回日本,当选众议院议员。60年代化妆成和尚潜入老挝,企图偷掘日本军队撤离老挝前藏匿于此的黄金,后被老挝人民解放军捉获后处决,终年65岁。
桥本欣五郎——甲级战犯,参与南京大屠杀,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5年假释出狱,2年后病死,终年67岁。
牟田口廉也——七七事变主谋,驻缅甸第15军司令官,被中国远征军打败,1946年在新加坡受审,1948年释放,死于1966年,终年78岁。
河本大作——皇姑屯事件策划者,在战后因国民党政府的包庇逃脱审判。1949年解放军攻陷太原时被捕,关在太原收容所。1953年8月25日在收容所病死,终年72岁。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之父,甲级战犯,1948年11月因在远东军事法庭上大闹装疯逃脱审判,1957年死于东京,终年71岁。
根本博——驻蒙军司令官,北支那方面军司令,日本陆军中将。日本战败前,其得到国民党协助,顺利将35万日军部队和45万日侨遣送回国,自己也免于战犯追诉。1949年4月,蒋介石以国民党主席的名义,请他去台湾,协助国民党军队对付共产党军队。这批由日本战犯组成的军事顾问团,被称为“白团”,在金门古宁头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白团后于1968年撤出台湾,1969年2月1日在东京解散,不少成员复入日本自卫队,将对中共作战经验带回日本。
石井四郎——组建关东军731细菌部队,用大量活人做试验,手段残忍之极。1947年,将细菌战资料交给美军,以此免除战犯罪名,逃过惩罚,1959年因喉癌病死,终年67岁。
1978年10月,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排位,以“昭和时代的殉难者”的名义移入靖国神社。其中甲级战犯分别为: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土肥原贤二、木村兵太郎、小矶国昭、白鸟敏夫、东乡茂德、永野修身、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松井石根、松冈洋右、武藤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吗-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原称东京招魂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及军属。但因历史原因,这个祭祀之地竟然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屡次参拜,让原本就阴魂不散的日本右翼势力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