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沙山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游人登山下滑,沙子发出嗡嗡隆隆的响声,犹如鼓鸣,又似雷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敦煌十景之一:“沙岭晴鸣”。
鸣沙山虽然不高,但要登上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还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极目远眺,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当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
历代文献对鸣沙都有明确的记载。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东汉的《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后汉书·郡国志》记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唐《元和郡县志》云:“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山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敦煌遗书中的有关记载更为详细。
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古人难以理解,只好用传说故事来解释。如今进入科学发达的现代,人们对此谜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推测,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为静电发声。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
二为摩擦发声。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地鸣响。
三为共鸣放大。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天然共鸣箱的共鸣,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响声。
鸣沙山现在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在这里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骑骆驼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牵引伞、滑翔伞,进行沙浴、沙疗,情趣盎然。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水质甘冽,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尽管鸣沙山完全由流沙堆积而成,但两千多年来,月牙泉安处流沙包围之中而不没,“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
二: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