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楼是四川攀枝花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挂榜乡。其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我国的清真寺的早期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布局小巧紧凑,可以供游人登楼抒怀望月的风景佳楼,故被称作“望月楼”。另外,在云南德宏州、北京等地也有景点叫望月楼,著名武侠小说家马舸有一部武侠小说也叫《望月楼》。
一、简介
望月楼是伊斯兰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筑,它与门前的木牌坊、汉白玉石桥和大影壁组成一个庄重、瑰丽的入口。在礼拜寺正前两门之中,呈六角形,每年伊历九月进入斋月时,阿訇乡老登楼望月以定斋月始末故名望月楼。它是本寺的正门,平时不开走旁门,只有在佳节大典隆庆之日方开正门。一层的匾额上写着“达天俊路”,二层的匾额上写着“牛街礼拜寺”。在大殿的南侧是还设有宽敞洁净的沐浴室(水房)在男沐浴室门口上方有“涤滤处”字样。它告诫人们不仅要洗净身体,而且应洗除杂念,洁净心灵。在本寺的东南跨院内,有两座“筛海”坟。“筛海”为阿拉伯语,义为“德高学深的长者”,为南宋末期两位筛海来本寺宣教讲学后因病逝去时埋葬的墓地。两位学者,一名为尔马顿丁·阿里,布哈拉人,(即东墓,逝于1280年);另一为穆罕默德·本·艾哈默德·布尔塔尼,伽色尼人(即西墓,逝于1283年)。在墓前,保存着两块阿拉伯文的古碑,碑文字迹古朴清晰,为国内少有的文物。“康熙圣旨牌”存于本寺东大厅内。它记载了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牛街地区回族遭受诬陷谋反罪名事件。康熙皇帝重于调查,了解实情便下旨解决了这场民族历史事件。圣旨原文如下:圣谕胗评汉回古今之大典,自始之宏道也。七十二门修仙成佛,诱胗归邪,不法之异端种种生焉。已往不咎,再违犯者斩。汉诸臣官分职,时享君禄,按日朝参;而回,逐日五时朝主拜圣,并无食胗奉,亦知报本,而汉不及于回也。通晓各省:如官民因小不忿借端虚报回教谋反者职司官先斩后奏。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违命,勿负胗恩有爱道之意也。钦此钦遵。
二、教规
作为伊斯兰教有严格的规定,作为每名穆斯林的一生都要完成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也就是:念功、礼功、斋功、散天课、朝天房,念(念证言);礼(每日做五时拜,即晨礼(榜搭)—拂晓至日出、晌礼(撇什尼)—中午,太阳稍偏、晡礼(低格尔)—太阳西偏至日落、昏礼(沙目)—日落至晚霞消失、霄礼(虎伏滩)—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晓前);每周五为主麻日,聚礼时间在晌礼进行。斋(即斋戒,每年教历9月,成年男女应斋戒一个月,白天即破晓起至日落禁饮食,禁房事,破除邪念,一心向主);课(天课即宗教赋税,按不同课率,一般四十取一,每年交纳一次);朝(即朝觐,凡成年穆斯林,有条件者,一生至少去麦加“克尔白”朝觐一次,朝觐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穆斯林的极大重视。我国的各族穆斯林朝觐人员,每年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集中后集体飞赴沙特阿拉伯吉达,然后转抵达麦加,在履行其神圣的朝觐功课后返回祖国。牛街地区是回族聚集区,又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因此途径北京朝觐的穆斯林人员大都在牛街及周边地区暂住。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等10个民族。)
三、文物
望月楼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挂榜乡的清真寺。从成昆铁路路经米易挂榜乡,凭窗西望,万绿丛中,一座红色亭阁亭亭玉立,它便是攀枝花望月楼。
望月楼以木构榫结,四方形底层及上两层六方形楼阁,六角攒尖顶有机连结,承托得四平八稳。虽经二百年风雨和道光三年、十年、十三年三次大地震而保存至今。十分难得。
挂榜清真寺建于清初康熙年间,是我国清真寺的早期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布局小巧紧凑。礼拜堂为坐西向东歇山顶建筑,由南北两厢与门楼组成。门楼一改伊斯兰风格,建成了三重檐三层亭阁式过街门楼,同时用六面出檐七踩三翘转角如意斗拱,与底层四方五踩重翘木拱结合,加以简练概括的浮雕装饰,托出一座玲珑精巧的既是亭阁又是门楼,既供阿訇召唤教徒作“主麻”(聚礼),又供游人登楼抒怀望月的风景佳楼,故被称作“望月楼”。
作为早期的清真寺建筑,它既具有宗教文物性质,又因其设计独特,构思巧妙,一楼多用,为省内清真建筑所少有,因此又具有古建筑的艺术文物价值。
望月楼背靠马槟榔山,面对舒缓平静的安宁河,远望青翠的玉墟山,下按龙潭溶洞,四时登楼满目青翠,秋高气爽时登楼远望,“云峰欲成苍狗,燕影匆忙,蝉韵悠扬,”而“登楼望月,听江水悠悠南流;极目清辉,思麦加漫漫西行。”一种宗教的虔诚又油然而生。真个是:“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胜迹一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