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二佛寺位于老县城西南0.5公里的金碧崖南端,隔河与县城相望。沿崖佛像林立,造像上千尊。唐宋时名浮图崖,亦称千佛崖,佛像装彩金饰彩,阳光照射,金碧辉煌,故称金碧崖。今存造像93龛,与城东大佛相比较小,故称作二佛。唐代铸造,龛呈平顶方形,高8.5米,宽7.3米,深5.7米,为弥勒坐佛,佛像高5.8米,宽2.6米,左手持摩尼珠,头盘螺髻赤脚踏莲,坐西北向东南。二佛左右的龛壁上刻有28小龛 120尊造像,有多宝释迦、地藏观音、弥勒上生经变等,造像高者1.1米,矮者0.3米,龛内有龛,错落有致。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由山门、大雄宝殿、禅房、客堂等组成,现有教职人员9人。
荣县二佛寺唐代、北宋时名开元寺,南宋改名净土院,明代为广志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建,因沿崖有佛像上千尊,又名为千佛寺。寺内除二佛龛外,崖壁上有12尊造像,有明代石刻,有咸丰年间的告示碑、光绪年间的篆字碑和行书诗碑。1985年9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市人民政府以自府函[1991]93号、县人民政府以荣县府函[1991]94号文件批准:同意荣县二佛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荣县二佛寺自批准开放以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弘扬佛教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重视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阐释,引导佛教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