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山洞位于凤阳县城南30多公里韭山山腹。因山上多野生韭菜,故而叫韭山,而洞在其山腹中,所以洞名便称作韭山洞了。
唐时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并留下多处唐人题刻。南宋时抗金英雄王惟忠率众九万据山抗金,在山上垒石为城,现存有石垒城、石鸡亭、七里大寨等古战场遗址,洞右侧有石阶可攀援而上。元末朱元璋也曾据山屯兵,并收编了当年华云龙等农民起义军力量南下滁阳统一中国。韭山洞作为江北著名的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壁合,是人们寻幽探古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韭山洞东西主洞长一千四百七十二米,侧洞与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长约四千多米,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全洞分为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区,重要景点二十多处。其中“虎踞龙蟠”是王惟忠备战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揽月”是古人所谓“石形如器物者甚众”的景区,后三个景区曲折盘旋,奥妙无穷,在开发前从无先人涉足。
韭山洞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唐代有很多人入洞探奇,据南宋《濠梁志》述:“洞水长流不绝,其石形如器物甚众,左右多唐人诗刻石,深崖中有石观音及石老人像”。韭山洞主洞长1472米,支洞长 400米。全洞分为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区。
南方的溶洞一般以钟乳石为主,其特点可概括为娟秀、精巧、玲珑剔透。北方的溶洞则以石幔见长,具有宽阔、粗犷、险峻神奇等特点。韭山洞属典型的北方溶洞,以深、大、险、奇、古而著称。洞内景点绝大部分为石幔,辅之石笋、石柱、石钟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踏进洞内,透过微弱的灯光,感觉空廓的溶洞其深莫测。行走几步,面前突然现出一只硕大的猛虎,定晴观看,原来是酷似老虎形状的石幔,经人略加点缀,显得维妙维肖,十分逼真。这就是“虎踞龙蟠”。据史料记载,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明太祖朱元璋曾在这儿住扎藏兵。抬头翘望,“藏兵百万”四个大字展现在眼前;俯首细看,脚下有一个个园形的磨盘石整齐地排列,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南宋时候,凤阳人王惟忠于建炎三年金兵南犯之时聚众9万余人,凭韭山之险,抗击金兵,韭山洞则为驻兵之所。当时由于洞内行走不便,兵士携带无数磨盘石将路铺平,从而形成了这一著名的磨盘古道。透过古道仿佛看到了当年王惟忠金戈铁马抗击金兵的悲壮场面...... 越过“演兵场”,“其石形如器物甚众”比比皆是。有洁白无暇的仙人卧榻、浑然天成的莲花台,还有百步云梯、雄鹰扑食、双凤呈祥、空中大戏院、摸天岭、水晶宫、金龟探海、仙女池、逍遥台、水帘洞、群猴山、跳水台、仙人桥、犀牛池等,丽景咸集,妙趣横生,令人目不暇接,且许多景点具有神话色彩。
其中“双凤呈祥”犹为显眼。翘首观望,头顶上方有一对凤凰,右为凤,左为凰,它们金黄色的头部和身躯凸现于岩石上,一缕缕清晰可见的羽毛悬空飘洒,其中间还有一座宫殿形状的石幔,被称作凤凰宫。古代传说凤凰为百鸟之王,每一出现,百鸟群集左右应声鸣唱,犹如万民朝拜圣主,故有“百鸟朝凤”之说。你瞧,在凤凰斜对面有只头部较小、身体胖实、尾部拖得很长,未开屏的孔雀正虔诚地朝拜着它们。原来,爱媲美的孔雀见到凤凰也只有甘败下风了。在孔雀的旁边还有一只白色的鸽子,翘着翅膀、低着脑袋对凤凰叩拜。整幅画面栩栩如生,赏心悦目。
“金龟探海”亦很有特色。看,一只金龟伸长了脖子正遥望远方的东海。传说,这只神龟是受东海龙王的旨意,上天去接月宫里的嫦娥。在神龟上方,嫦娥的宠物小玉兔竖着两只耳朵,欲登上鹅船。这一很象天鹅的小船,是神龟的使者,正在接玉兔前往东海。前行50多米,便到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宫内有一个倒垂的水晶莲花瓣,十分形象......
最令人忍俊不禁地当数仙女池。这是供九天女和王母娘娘沫浴的地方,在池边平躺着一个仙女,象是刚从浴池内洗浴后躺在那儿休息,在她旁边还有一位仙女身披浴巾坐在那儿。离仙女数米远的一块石头后面,躲藏着酷似《西游记》中描写的猪八戒,只见猪八戒头戴小佛帽,伸长了脖子歪着脑袋,好象正在窥看仙女洗浴,他的一只眼睛睁得很大,另一只眼睛却被玉皇大帝挖去,变成了“有眼无珠”。长长的嘴巴也被打得斜向了一边。
越往前走,感觉湿度越大,溪水越多,快到出口处时,一段水路挡住了去路。原以为径直即可出洞,不曾想遇水而阻,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时,忽然柳暗花明,只见一叶小舟象箭似的驶了过来,我们乘上小船,船夫以手撑壁顶,逆水泛舟,行至数十米,露出光亮,靠岸之后,登上天洞,穿过石林,拾级而出洞口。 出洞之后就到了定远县界内,这里森林茂密,环境清幽,沿山间小道旁还有韭山寨、石鸡亭等古迹遗址,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