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粮船湾奇特地貌
发表时间:2015/11/5 8:59:21
来源:网站
浏览量:6880
大概一亿四千万年前,香港东南部曾出现巨大火山爆发。
大量带酸性的溶岩,伴随着炽热的火山灰,从地底喷出地面,遮天蔽日,覆盖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上,堆积厚度超过1.3公里。
当大面积的火山溶岩慢慢冷却,并经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海侵浪蚀,最终形成了香港果洲群岛、粮船湾和西贡一带的奇特地质面貌,如倾斜的六角柱、弯曲的石墙等等,令香港得以跻身世界级地质公园城市行列,六角形石柱也因之被选为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图案标志,粮船湾景区更是被游人评选为“香港十景”之首。
火山发现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质师邓丽君告诉记者,整个华南东部及香港在一亿多年前属于火山带。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粮船湾进行了多年的地质调查,在2012年确认粮船湾伸延至果洲群岛处曾经有一座超级火山,于是将其命名为“粮船湾超级火山”。
果洲岛六角柱之谜
深秋,记者来到香港西贡码头。
沿码头长长的堤坝上,一个个游艇摊档前,都张贴着“亿万年火山”或“果洲六角柱”等照片,并以此作招徕。“生记船河”的老板告诉记者,平时专程到果洲岛看六角柱的游客并不多,因为比较远。要去,只能租快艇,来回数小时最便宜1800港元。
记者与朋友合租一快艇起航,约40分钟后,远远便看见北果洲上著名、奇特的六角柱状火山岩。
火山岩在这里呈现一排排竖立着的巨大六角形石柱,长短不一、从1至数米间起伏,每根大柱彷佛经鬼斧神工雕琢,浑然天成,宏伟壮观。岛东面一个叫圆石排的小岛,更叫人看得啧啧称奇,无数石柱环绕岛的中心一级一级向上排列,形成一座天然的回旋石梯,蔚为奇观。
北果洲是果洲群岛主岛之一,也是唯一建有码头,供人上下的岛屿。因其形状有如花瓶,故古称“银瓶果”和“银瓶洲”。
记者从小码头登上这个无人荒岛,沿石路拾级而上,在银瓶头山麓,是一座名为200号的白色灯塔,此灯塔照耀西贡东沿海,故有“东海名珠”之称。继续前行,便是银瓶颈,站在岩石上,看着海水涌进狭长的巨隙,瞬间化作万道银光,令人胆颤心惊;而呈现在眼前的,还有被世人惊叹地冠于各种怪诞名字的石头与景象:大炮石、月球石、魔鬼崖、棺材石、大白鲨、石头开花等等。从这些名字,不难想像那些岩石地貌之奇异或恐怖。据悉,由于海岸岩石久经风化侵蚀,曾有旅人踏入六角玄武岩,岩石松脱,连人带石坠谷身亡。
北果洲山多平地少,岛岸四周尽是悬崖。狭长的小岛从北往南,仅1公里,不用半小时就可游完,但这些奇特的六角形岩柱,是否真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留下的?
火山爆发就像大锅煮粥
在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楼,火山发现者、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质师邓丽君小姐告诉记者很多有关那场火山,以及六角形岩柱形成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邓丽君首先用一个注满热粥的大锅作比喻,给记者讲解了火山形成的经过。
邓丽君说,大锅就像破火山口式的火山系统,大锅的盖子类似于地壳覆盖,锅底下的火犹如地球深处的热源,锅里的粥相当于岩浆,热粥中气泡好比是岩浆气泡。
热源主要由地球板块运动所产生,并且在持续加热。当粥沸腾时,热粥中的气泡(即岩浆气泡)就开始向盖子(地壳)口外冒,盖子开始出现裂缝,锅里喷出物质(即火山灰),已破碎的盖子失去了支持,沉落大锅里,而喷溢出来的物质回落到崩塌的盖子之上。
火山灰在塌陷的破火山口内慢慢冷却和凝固,最终形成倾斜的岩柱,即现在西贡看到的景观;而大锅中剩余的粥(即岩浆)也开始降温,慢慢地形成了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港岛北部和九龙。
六角形最能释放拉伸力
粮船湾一带奇特岩石的形成,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邓丽君告诉记者,他们也是在今年才最终确认这里曾出现超级火山爆发,并于8月30日正式对外公布这一发现。
邓丽君说,这项发现其实是详细地质调查工作的“副产品”,大概在2008至2009年间,她和同事对香港的地质进行调查工作,包括岩石放射性测龄、岩石化学分析等工作,居然发现香港东部的岩石和九龙东的花岗岩,属于同一个时代、同一源头,于是推断香港在1亿多年前曾经出现超级火山爆发,她估计这座超级火山的上部分为火山岩,由粮船湾伸展至果洲群岛,覆盖西贡东部的大片地方,即是位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西贡园区内,这些岩石曾经是炽热的火山灰,填充在巨型的火山盆地(称为粮船湾破火山口);火山的较深层部分从浅至深由西贡向九龙与香港岛延伸,并呈现一个错综复杂的岩浆喷发和侵入通道。
邓丽君说,在香港岛北部和九龙出现的花岗岩,应该是火山系统下面残余的岩浆结晶而成,而粮船湾景区的六角形岩柱,则是火山口喷出的火山灰冷却后形成的。
那么,记者在果洲岛等地看到的巨大六角形石柱,形状为什么会如此独特?邓丽君告诉记者,岩柱的形成,需要具备质地均匀的火山灰、厚厚的火山灰层、局限在破火山口盘地内、冷却速度缓慢等条件。当火山灰厚层在破火山口盆地慢慢冷却和收缩时,引起的拉伸力使火山灰层裂开,裂缝从较冷的表面向火山灰内部较热的中心拓展,而六角形的形态是释放这种拉伸力最有效的安排,因而就在破火山口盆地内形成了这种六角形岩柱的独特景观。
据介绍,在粮船湾、果洲群岛和许多粮船湾海周围的岛屿,六角柱状火山岩随处可见,这些岩柱的直径约有1至2米,而高度甚至可达30米。大多数六角石柱皆略有倾斜,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石柱某些地点形成一种浅S形的曲线。这是由于在漫长的冷却过程中,火山盘地局部塌陷,火山灰在沉积时缓慢地蠕动,导致石柱塑性的变形。
或有助揭开恐龙灭绝之谜
邓丽君说,粮船湾超级火山的山体向东倾斜约30度,原本的直径约18公里,经过地质年代的洗礼,大部分火山岩已被风化和侵蚀,只剩下残余部分。粮船湾破火山口爆发喷出的火山灰估计超过1.3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上覆盖1.3公里厚的火山灰。
邓丽君说,这次研究,是在中国华南东部首次发现古代超级火山,华南东部沿岸地区,可能还有众多相类似但尚未被发现的超级火山。它们在一亿八千万至八千万年前曾一度活跃,而香港粮船湾破火山口只是其中之一。按照地质学年代来说,超级火山只会偶然爆发。这种规模的火山爆发自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超级火山喷发后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的形成是当火山爆发时,数以百立方千米的高硅质岩浆自地壳浅层的岩浆库涌出,与此同时造成以公里计的地壳下陷,而普通火山口多为火山尖口向外拱出。在香港发现古代超级火山,可能推动对同类地貌的探索。
邓丽君说,这座超级火山最后一次爆发,是在一亿四千万年前,自那时起已成为死火山。而粮船湾超级火山爆发时,横跨侏罗纪和白垩纪两个地质时期的边界。他们推测,大量超级火山在中国华南东部沿岸地区大规模喷发,影响了全球的环境,并可能引致海洋四足生物和陆上恐龙,在侏罗纪末期大规模灭绝,但超级火山是否是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需要时间考证。
2011年底,他们将有关的科研档案发往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编制的《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当我们得知该刊物接受刊登有关论文时,特别开心,说明我们的学术成果得到了肯定。”邓丽君对记者说,论文最后在2012年1月正式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