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童谣-民间文学遗产
发表时间:2015/11/5 8:59:21
来源:网站
浏览量:581
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她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份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宝贵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首首童谣记录下的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他们生活中的欢乐与喜悦。童谣最早出现在尧帝时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历朝官修正史中,以及杂传、笔记、小说等,都不乏童谣的记录。如反应八国联军进北京的童谣:庚子年,闹得凶,八国联军进北京。又开枪,又放炮,又杀老来又杀少。太后皇帝逃跑了,前门楼子轰塌了,百姓生活惨透了,国家江山谁来保?
北京童谣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童谣在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童谣是人类口头文化的珍品,语言浅显,哲理性强,它积淀了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童谣是人民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生活,易于人们接受,几千年来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童谣总体来说属于民间谣歌,更具有民间文学的色彩。追溯童谣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人类文明初始的足迹。童谣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押韵包括双句押韵、句句押韵、每两句一押韵等押韵方式。
童谣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教育价值。她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具有较强的感染渗透力量,是可挖掘、可借鉴的宝贵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