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之名,由来已久,现代地理定义的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以及连接二者的西跑马梁等。原太白山与鳌山东西对峙,又有东西太白山之称。《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传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的。
无论起源是哪一个,太白山,便是终南山,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终南山,究竟是一座山,还是一个精神上的一个向往,我至今依旧没有弄得清楚明白。或许,因为自小看的武侠小说中,终南山总是带着英武的侠骨正气,又或许,因为比尔波特先生的《空谷幽兰》,对那里的隐士生活充满着神秘好奇。
对于太白,有着别样的敬畏与仰望。
入山之日,刚好立夏。
远在千里之外,自己的城市,还是春末的模样,阴晴不定,夹杂着些许的寒意。秦岭腹地,已是初夏的模样。温热的空气,因为山林的遮挡,并不会显得令人焦躁,反而是一种舒服至骨头里地熨帖,刚刚好。
整理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身在山林中,却拍了许多的水流。几乎每碰到一个瀑布,一汪碧水,都要停留下来,等待慢门拍摄的时间,也静静的享受停歇的时光。闲庭信步间,听水声潺潺,闻绿草葱葱。莫名的欢喜,总觉得山林中,有了这一涧清泉,才是有了灵动的魂,叫人梦萦!
越来越喜欢水流,润物细无声,亦或滴水穿石过。总柔软的物质却拥有最强大的力量。就像那些柔情似水的故乡,内心勇敢而坚定,叫人发自内心的喜欢。
因为垂直落差较大,太白山的的植被分布也非常丰富。山行途中,皆是葱翠。据说山中有一种稀有植物,是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延续,在地球上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被视为“世珍国宝”。
不知道是否在独自拍摄或者与众人嬉戏的时候,错过了这无比珍贵的宝贝。转念想想也好,藏在深山无人识,才能够保存至今,独自安好。
大多名山,都是受到历代的人们喜爱,历经了千年来洗礼与传承,才奠定了在国人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游览这样的山川,除却赏自然风貌,浓厚的人文也是值得细细回味的地方。
太白山上有中国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建筑群,皆是隐匿在风景秀美之处。因为时间匆忙,没有一一探访,仅在路途中遇见的卧佛寺,稍作停留,气势却已能够感觉到几分。
太白,秦岭主峰,喜马拉雅以东第一高峰,黄河长江分水岭。虽不在五岳,却因为崛然独立的气质更加令人神往。
山下扎营三日,每天仰望着远方醒来,对于高山的敬畏越发浓烈。待真正站在山巅,看脚下云聚云散,方觉世事皆浮云,自在最好。
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沿着山道盘旋,大约半个多小时,抵达缆车的乘坐点。下车,方觉寒气逼人。周围山石突兀,植被大都还是灰黄色,和山脚下绿意黯然、水声潺潺的景象,全然不同。
小伙伴们几乎拿出了全套的装备。羽绒服,皮衣,围巾,帽子。依旧冻得发抖。匆匆吃下一晚臊子面,感觉身上的热量慢慢恢复,便向着山顶出发了。
随着高度不断的攀升,眼前的景象,也在不断变化。
还看着前方群峰卓然,层层叠叠向着远方延伸,脚下已是白雾弥漫,恍入仙境。前方与身后,皆是迷蒙一片,看不清也穿不透。只有脚下隐隐绰绰的积雪和山林依稀可辨。
人们,总是向往着高山,想象着站在山巅,看着走过的路。却不知道在前行的路途中,会遇见怎样的艰辛,而在抵达后,又会遇见怎样的风景。
很早,看过关于终南秘境的书,出自一位美国学者的手笔。《空谷幽兰》,整本书中几乎没有描述关于终南山,关于秦岭的景致,而是简洁的言语,勾勒出隐居清修的人物与生活。
我一直想象着,何时能够去终南山看看,身体与内心一起抵达。终如愿。
如果说山下的美丽景色,是不曾辜负秦岭秀美壮阔的期待,那么站在山巅,看云雾缭绕,不可触摸的遥远,才是符合了对于终南山全部的想象。
本以为,会在某个时分,带着满满的个人情愫抵达。却因为机缘的巧合,与一群人站在了山巅。当命运召唤,便是接受。然后,感谢一路上有你们陪伴。
因为飞机晚到,错过了与大家相聚的时间。我一个独自从机场出发,向着大白山前行。司机是位大叔,带着纯正的陕西口音,热情的介绍着关于西安与营地的一切,言语中满是骄傲。
西安,六朝古都。汇聚了天地的灵气,多少帝王将相指点江山,将一生的辉煌与兴衰都长眠于此。得天独厚的秦岭,与深远厚重的历史,的确值得每一位陕西人,骄傲的扬起脸庞。
特意穿城而过,沿着渭河奔驰。两个小时的车程,风景如画,脑海中却满是历史穿梭的画面,胶卷一般放映着。如今秀美如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金戈铁马。
待车慢慢缓下,眼前远山如黛,烟青色若隐若现。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四合院呈现在面前,太白山逸景营地,以完全出乎意料的姿态站在了面前。
我总以为,营地酒店,通常是帐篷或者木屋之类。这个概念,大都从热爱户外、崇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国外旅游度假而来。刚刚从非洲回来不久,依旧念念不忘那些安札在丛林中、原野里的帐篷,带着粗犷的味道。
却不曾想过,在太白山下,可以拥有整座宅院。面山而居,临水而眠,伴着日月星辉,嗅着书香醒来。
太白山逸景,给予了完全超乎想象的惊喜。
房间,都是中式的结构,推门而入,是颇具传统审美情趣的隔断,私密感与独立性很强,很容易摈弃外界的所有纷扰,静静的安享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
打开门,是一个世界。关上门,便可独自静心。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才突然明白,太白山麓,终南秘境,拥有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该是多少想要远离尘世的人们,穷其一生,想要追求的梦想。
而,此刻,我们实现了。纵使短暂的停留,也足以拂去心中的尘埃。
每一个房间,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名字。带着中式古典美学的意境。伏羲,斓曦,澜鸢......还在路上时,便看着抵达的小伙伴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住所。尽然有些急迫的期待,哪一名字会是属于我的庭院 。
瀛月。在房门外站定的时候,暗暗的欢喜。这是属于我的名字。
“瀛”,指大海。“瀛月”,唇齿间轻轻的起合,眼前便铺展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海上升明月,扁舟泛着粼粼的光。
总有人说,我是如月光一样的女子,骨子里却始终是月光一般清冷。不置可否,也不辩驳。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看得进内心的双眸,只需一眼便以足够。就像,每个人,终将注定遇见属于她的院子
营地的每一个庭院,不论大小,都有泡池。若是来了太白山汤峪口,不下水泡泡温泉,享受一下这“天下年第一名汤”的滋养,都是枉来一趟。
汤峪温泉可追溯至1350年前,自唐玄宗起即在汤峪大兴土木,大兴汤院,素有“桃花三月汤泉水,春风醉人不知归”的美誉。背靠终南山,面朝汤峪河,山可避风,水具灵性,且群山环抱,藏风聚气,实则是“背山面水”,使这里有着百年不衰的上风上水地貌特证。
太白山登山一日,本有些疲乏。回到营地里,正是夕阳西下时。管家已准备好了热热的泉水以及美味的食材。谁不没有料到,竟然有一场独特而惬意的温泉泳池晚餐,等待着。
硕大的四合院里,吃吃自助餐,烤烤羊肉串,听着澳洲生蚝在碳火上滋滋的声响,泡着温泉来一杯红酒。太白山脚下,来点不一样的玩。
连日的疲惫,都被洗净。白日里山顶的寒风,也被驱散。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聚在温暖的庭院,一齐仰头看着夕阳,看着星空。时光欢乐而短暂,却如这温泉水一般,沁人心脾。
初抵逸景时,已经较晚。错过了营地的参观,只是悻悻的在房间稍作休整,等待着晚餐时分的相聚。陆陆续续见到关于蔷薇的照片,那一簇花,蓬勃的生长,繁盛却不绚烂,娇艳却不俗媚。倏地心动。
终于在最后一日,闲散的时光里,执拗的要再去看看。
推开门,蔷薇小院里,花香满径。空气中弥漫的是淡雅的芬芳。
与入住的泳池四合院相比,蔷薇小院的面积小巧了许多。却因为精致,而更显得温馨。小小的院落里,有木板和石子铺成的地面,可以光着脚行走。似乎,不是身在异乡,而是自己家中的小小庭院,闲然自得。
再远的路途,也不过是追寻内心的宁静。再美的风景,也只为了生命绽放出色彩。那时那刻,静静的待在逸景。
一个人,时光很美!